
在香港買樓,無論是自住或收租用途,都與稅務有關聯。買樓收租的業主,在每個課稅年度必須繳納物業稅。扣除了所有相關扣稅項目後,可以通過物業稅或個人入息課稅兩種方式之間選擇其一來報稅。到底兩者之間有什麽分別?業主有什麽扣稅項目可以減輕香港物業稅?拖欠物業稅又有什麽後果?本文將一一拆解。
文章概要
什麽是物業稅?
只要在香港持有物業並放租獲得租金收入,業主就必須履行稅務責任並繳納物業稅。無論業主是以個人或公司名義放租,只要物業有牽扯到租金入息,就必須向稅務局報稅。
物業稅是針對買樓收租的業主,在課稅年度期間,若該物業有任何租金收入,業主就必須報稅。收租交稅,業主能夠以“物業稅”或“個人入息課稅”兩種方式選擇其一來進行報稅。
如果業主在出租物業報表上點選“選擇個人入息評稅”,並在“個人入息課稅報表”第8(2)項中填上所支付的利息,稅務局就會計算兩種方法,並選擇對納稅者最有利的方式。因此,業主無需擔心應該採用哪一種方式來報稅。
物業稅和個人入息課稅基本扣稅項目都一樣,最大差異就是個人入息課稅的應繳物業稅,還可以再扣減供樓利息開支,最多20次,而且沒有年期限制。
長居國外人士物業稅如何計算
需注意的是,如果長期居住在國外,又持有香港收租物業,那麽收租報稅方面就必須依照15%物業稅來繳納,無法享有這個“個人入息課稅”的累進稅階。長期居住在香港的定義是每年在港居住不少於180日,或連續兩年在港居住不少於300日。居住日數少於這兩者的,都被列為長期居住國外人士。
物業稅扣減項目
香港物業稅稅率為全年凈租金收入的15%,也就是每個課稅年度的凈租金收入,扣除了扣減項目之後的金額。
扣減項目包含了:
- 修葺費:20%(當中已經包含雜費支出,業主不需要額外向稅務局呈報相關資料)
- 差餉:非住宅物業為5%,而住宅物業為$55萬港元或以下的物業需繳納5%
- 無法追討回的租金:若租客拖欠租金,在確認無法追討回後,業主可以在報稅時計算入內
請注意,其他費用如:保險費、管理費、佣金、收租開支都是不能額外扣減的。
租屋扣稅例子:
黃先生的單位每月租金收入為$15,000,他需要繳納的物業稅為:
年租:$15,000×12個月=$180,000
$180,000減5%差餉=$171,000 $171,000減不能追回的租金(暫無)=$171,000 $171,000扣減20%修葺費=$136,800 $136,800x稅率15%=$20,520(應繳物業稅) |
在減去所有可以扣減的項目後,黃先生應該繳交的物業稅為$20,520。
買樓自住如何扣稅
對於買樓自住的業主,因為沒有租金收入,所以無需繳納物業稅。不過,身為納稅人的業主,在供樓期間可以享有“居所貸款利息扣除”。從2017/18課稅年度開始,原本15個課稅年的年期,已經延長至20個課稅年度。值得注意的是,這20個課稅年度是不需要連續的,表示供樓人士可以享有最高20次的扣稅機會。
扣稅的限額為最高$100,000,而2024/25課稅年度開始,政府再新增$20,000的額外扣除限額,對納稅人來說無疑是更好了。因為20個課稅年度不需要連續使用,因此不少業主都會在加息周期才申請稅項扣除,以更好的減輕稅務負擔。
何時繳交物業稅
課稅年度為每年的4月1日至下一年的3月31日,一般來說,業主需要按照評稅通知書上的繳稅日期進行繳交。和受薪人士一樣,每年的租金收入必須等該年度結束後才確定,因此,稅務局會在該課稅年度先征收暫繳物業稅。
如何節省物業稅
業主可以選擇以個人入息課稅的方法進行報稅,並將租金收入列為入息的一部分。借此,納稅人就可以享有個人入息課稅的稅務減免,例如扣減供樓利息開支。再加上個人免稅額,多少可以減少應繳納的實際稅項。
假設陳先生持有兩個物業,一個單位用以自住,一個單位則用以出租用途。計算了應繳物業稅後,還可以扣除個人免稅額大約12萬,有可能減輕實際需繳納的稅額。然而,物業稅卻無法扣除個人免稅額,照理上通過個人入息課稅來繳稅更為劃算。
拖欠物業稅的後果
凡是在香港,持有物業並將單位出租,獲取租金收入的人士都必須履行稅務責任。根據《稅務條例》,如果業主隱瞞物業出租的事實,並刻意逃稅,就屬於刑事罪。最高刑罰是入獄3年及罰款5萬港元,同時需要繳付原本稅務的3倍罰款。因此,千萬不要因為想要省下稅務款額,而意圖隱瞞稅務局,因小失大。
管理費是否可以用來扣稅
雖然業主有可能需要負責繳交管理費,但是管理費卻不在扣稅項目內,因此無法用作為租樓扣稅。
修葺費用如何扣減
每個物業的修葺費每年都不一樣,屋齡較高的物業,通常修葺費用往往比較高,例如外墻維修等。為了簡化評稅的計算過程,所有業主都可以自動獲得兩成修葺費的標準免稅額。
兩成的標準免稅額包含了所有開支,例如地租、樓宇裝修費、收租費、大廈管理費、保險費等,業主不能再另外扣減其他實際支出。另外,業主也無需證明實際的物業修葺費用。
總結
身為香港業主,只要將物業出租並從中獲取租金收入,都必須在課稅年度繳交物業稅。業主可以通過物業稅或個人入息課稅兩種方法,向稅務局申報稅項。可扣減的項目包括差餉、修葺費、無法追回的租金收入。在減去這幾個項目後,將可以計算出凈租金收入,應繳交的實際稅務為凈租金收入的15%。稅務責任是每個納稅人必須履行的責任,一旦拖欠稅項將需要面對刑事罪,最高刑罰為入獄3年及罰款5萬港元,簡直是得不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