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購買二手樓之前,建議買家先進行物業估價,以便預測銀行到時候是否可以借足按揭成數。做好物業估價,讓買家心中有個譜,了解自己是否有足夠的首期。但是,到底如何進行物業估價呢?網上估價又是否可靠?除了買家的供款能力,舊樓估價還會參考什麽因素?這篇文章將會一一告訴你。
文章概要
物業估價是什麽
每一家銀行在批核樓宇按揭貸款之前,都會對該單位進行估價,因此物業估值是承造按揭的一個很重要的指標,也是銀行控制風險的一大程序。銀行會用這個估值,來決定是否會批核一份按揭,或會批出多少貸款額。
銀行估價程序
當簽妥買賣合約之後,銀行會根據雙方所同意的成交金額,並集合所有相關文件,然後要求估價行來為這個單位做出物業估價。通常估價行會以該單位鄰近的物業的成交價格做個比較,因此,投交量比較高的屋苑,由於參考數據比較多,所以更容易獲取估價指標。
反之,一些投交量低的屋苑,例如村屋、唐樓等,因為缺乏估價指標,所以銀行除了需要考慮當時的樓價水平,還有可能要求上門去估值。也許會涉及到測量師,或需要征收費用。
影響估價的因素
有許多因素會影響到所估出的價格,除了鄰近單位的成交價,還包括:
- 單位本身的數據:包括:物業類型、物業大小、房間與客廳的數量、樓層、單位坐向
- 單位附近環境:有沒有良好的交通、設施配套是否完善、周邊景觀如何
- 市場環境因素:整體樓市的走勢
測量師通常會參考土地註冊處的資料,由於土地註冊處所顯示的是近期的資料,因此我們也許會發現估價和實際的市場成交價格區別甚大。
網上估價
網絡已經相當普遍,不少人喜歡進行網上估價。市面上許多估價網是由銀行所提供,買家只需要輸入地址就可以查獲估價資訊。銀行會以市場的成交案件和整體樓價走勢來做出估值,因此,通過網上估價,也算是銀行的初步評定單位價值。
有時候估出來的價格比業主開出來的價值高出許多、或更低,買家就必須再去查證。透過估值上下樓層相同類型的單位,就可以多少了解到該價格是否合理。然而,估值方面,也有可能會因為室內裝修、風水、層數等的因素,而影響到估值,因此上下樓層也許會有偏差。
估價不足
若銀行的估值,低於買賣雙方的成交價,就會出現估價不足的情況。這會導致按揭的貸款額不足夠應付買家的成交款額,因此必須額外準備更多首期。通常在樓市大旺,或樓價急挫時,會發生估價不足的情況。
因為當樓市大旺,業主有可能會開出比銀行估價更高的價格,因而造成估價不足。然而,當樓價急挫時,因為銀行必須調低物業的估價,所以亦會出現估價不足的問題。
舉個例子,蔡先生看中一個單位,並與賣家簽下買賣合約,雙方訂下成交價 $700萬。原以為可以獲得8成按揭成數,因此預留了2成首期,也就是 $140萬。但是銀行的估值只有 $600萬,就算按照預期中的按揭成數8成,也只能夠借款 $480萬。以成交價 $700萬來計算,蔡先生需要支付的首期為 $220萬,比預期的相差甚遠。
如何應對估價不足
若發生估價不足的情況,買家可以嘗試到另外的銀行詢問以做比較。若出示買賣合約,讓銀行知道成交價,有可能有機會獲得更高的估值。不過,上調幅度並不會太高,大約介於 3%-5%。因此,為了避免發生估價不足的情況,建議買家簽約之前,先找銀行進行口頭估價。
網上估價是否可靠
許多買家喜歡進行網上估價,因為無需付費。但是網上估價,也許無法反映出真實的樓市走勢。一旦樓市上漲,業主都會開出更高的價格,因此網上估價有可能出現不相稱的狀態。買家在進行網上估價時,千萬要謹慎,以免發生估價不足的問題。
網上估價無法找出單位資料
進行網上估價,並不一定能夠查找到所有樓宇的資料。因為:
- 成交量低的物業,銀行缺乏參考數據,例如村屋、唐樓、洋樓等
- 某些估價網並不會提供公屋的估價
另外,估價網所顯示的估值,並非所有單位都通用,例如兇宅單位。當一個單位、或附近的單位,曾經發生過特殊事故,那麽,也許所估出的價格就不一定準確。若擔心這類問題,可以像大廈管理處查問,以了解更多。
香港估價網
若買家想要進行銀行網上估價,可以參考以下的香港估價網:
- 恒生網上估價
- 匯豐網上估價
- 樓宇估價 恒生
- 中銀網上估價
- 渣打網上估價
估價過高是好事嗎
估價不足,將導致買家需要支付更多首期,分分鐘無法成交。那,估價過高是否就一定是好事?這倒未必,因為銀行亦擔心會蒙上風險,因此有可能拒批按揭。
舉例,王先生看中一個心水單位,業主開價 $700萬。在進行銀行網上估價後,幾家銀行的估值都超過 $800萬。這樣的情形,銀行亦有可能不批核按揭,以避開風險。
當估價過高,銀行會拒批按揭的原因包括:
- 成交價過低,擔心會是兇宅
- 成交價過低,有可能會是業主以折扣的價格,贈送給買家,因為送贈契通常都不會獲批按揭
- 銀行擔心是因為枱底交易,所以業主故意降低成交價
若銀行的估價過高,千萬別高興得太早,因為有可能會因此而影響到按揭的批核結果。
總結
準買家在正式簽約之前,建議先進行網上估價,或直接上銀行查詢。當銀行估價之後,我們可以對比一下成交價,看看是否合理。估價過低或過高,對按揭審批都會不利。為了避免按揭不批,或批出貸款額過低的情況,買家應該多查詢幾家銀行。購買住宅單位對大部分香港居民來說,都是一件很重大的考驗,除了在買樓過程中需要繳付大筆金錢,日後還必須每月去供款。因此,預先做好估價,將能夠讓大家心中有個譜,避免因為失算而冤枉花了辛苦存下的積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