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為什麽一個單位會分為建築面積 實用面積?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麽區別?許多買家沒有留意,結果踩了坑。的確,不良發展商會有意混亂買家,讓大家失了預算。完成交易後才發現實際可以使用的面積,並不如所被告知的那麽多,簡直相差十萬八千里。今天就讓我們帶大家仔細了解建築面積 VS 實用面積,盼望各位搞清楚才來決定心水單位是否值得入手!
文章概要
甚麼是建築面積
建築面積俗稱發水樓,許多發展商為了讓單位面積看起來更大,同時為了賺取更多利益,會將一些公共範圍納入,包括:垃圾房、公共走廊、會所、電梯大堂、停車場等。並沒有任何條例規定建築面積計算方法,因此,即使一個單位的建築面積多大都好,實際上可以使用的空間也許會少了一半。可幸的是,政府已經於 2011年開始限制這種不切實際的單位面積計算方法,以保障各位準買家。
甚麼是實用面積
根據 2013年《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》,所有新盤都必須采用實用面積。實用面積計算公式很簡單,就是從單位的外圍墻外部開始測量,包含了單位里面所有的主力墻、間隔墻、柱子、露台等,但是卻不包含裝修材料的厚度。而將單位及公共範圍隔開的墻壁,從外部開始測量,也是被計算在實用面積當中。
根據實用面積計算方法,將會扣除建築面積中的公共範圍,例如上文提到的:垃圾房、公共走廊、會所、電梯大堂、停車場。目前,發展商在售賣樓宇時,都必須列明單位是以建築面積或實用面積來計算。由於少了建築面積所誇大的單位空間,因此不會再出現入手千尺豪宅,實際上可用空間只有500平方尺的困擾。
甚麼是內攏面積
那什麽又是內攏面積呢?很多人以為實用面積就是內攏面積,其實並不是。內攏面積通常又稱為地毯面積,就是單位內可以用來鋪蓋地毯的面積。相比起實用面積,內攏面積會更實際,更接近可使用空間。由於實用面積計算機所涵蓋的有:主力墻、間隔墻、柱子等,這些都讓真實可用空間減少。
有些墻身較厚的,例如底層單位,因為需要更高的承托力,因此墻身一般上會較厚,直接影響到內攏面積。所以,在睇樓時,建議先詢問地產經紀,可否實際參觀單位,以比較一下不同樓層的單位,空間是否會相差許多。
建築面積 VS 實用面積
商家為了讓單位看起來更大、更值得入手,都會使用建築面積,以誤導準買家。然而,建築面積與實用面積實在相差太大,因為建築面積把公共空間也納入單位的面積,例如:停車場、公共走廊、電梯大堂等,對買家是不利的。若買家沒有仔細去了解,肯定會在日後後悔。由於新條例規定發展商在售賣單位時,一定要列明到底采用建築面積或實用面積,因此買家只要夠細心觀察,就不會踩下地雷。
實用面積 VS 內籠面積
雖然說實用面積已經是完全屬於單位內的空間,但是有不少部分卻無法實際使用,例如:墻壁、柱子、露台、工作平台等。因此,買家更應該留意內籠面積,也就是地毯面積。在購買或訂造家私時,亦應該從內籠面積下手。買家可以到現場量度實際尺寸,而非單憑單位的平面圖來預測單位空間。
如何查詢單位實用面積
身為買家,我們應該如何進行查詢一個單位的實用面積呢?
一手樓
根據《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》,所有新盤的廣告與樓書都必須采用實用面積。因此,買家所看見的都會是單位實用面積。另外,也可以直接詢問地產經紀或發展商,以再三確認。
二手樓
想要入手二手樓的買家,因為沒有廣告或樓書這些資料,因此需要自行去查詢。買家可以通過土地查冊,以查閱物業首次轉讓的買賣協議,並獲知實際面積的資料。另外,買家也可以到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物業資訊網中,查獲這方面的資料。
舊樓 VS 新樓哪個更實用
舊樓與新樓的實用面積看似一樣,但是視覺上卻有很大的差別。許多人認為舊樓似乎比新樓寬敞,這到底是為什麽?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:
- 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客座副教授張聖典表示,舊樓墻身比較薄,而現在的住宅樓宇越起越高,墻身需要更厚才能足夠承托。墻身屬於實際面積,因此即使實用面積與舊樓一樣,看起來還是比較狹窄
- 新樓一般上都有工作平台,這也被納入實際面積當中。但是大部分工作平台只足夠一個人站立,實際上並不實用。大部分舊樓都不含露台、工作平台之類的配備,看起來肯定更寬敞
- 為了提高美感與采光度,新樓的窗台多以一塊到底的玻璃幕墻,取代以往的內嵌窗台,沒有了大窗台,空間看起來就比較狹小
常見問題:
1. 窗台是否納入實用面積?
根據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監管局,所包含在實用面積的項目有:
- 露台
- 工作平台
- 陽台
而不包含在實際面積的項目有:
- 窗台
- 空調機房
- 閣樓
- 平台
- 花園
- 停車位
- 天台
- 梯屋
- 前庭、庭院
2. 為什麽底層內籠面積較少?
因為在 2000 以後,新樓的高度越來越高,為了提供足夠的承托力,新樓的墻身一般上都比舊樓厚。此外,因為結構換層問題,底層的單位需要更大的承托力,因此墻身較厚,這也導致實際面積相同,但是可用空間較少的情況。
總結
一個單位的面積是決定買家是否購入的最大因素之一,因此建築面積 實用面積一定要搞清楚。所幸的是,因為有了《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》,所有新盤的樓書與廣告都必須采用實用面積,讓買家少了一份困擾。不過,為了安全起見,建議還是先詢問經紀以再三確認。業主在買家私時,應該參考實際可用空間,也就是內籠面積。內籠面積是已經扣除所有墻壁、柱子、露台、工作平台等,更為實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