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主力牆是一個單位或一個樓宇最重要的支柱,隨意拆主力牆會帶來非常巨大的風險。同時還會因為違法改建而被舉報,賠償價格有可能是天價,甚至需要面對破產。因此我們一定要了解什麼是主力牆,在打算拆牆前一定要明白當中的風險,以及在改動屋內結構前做好拆牆入則。
文章概要
什麼是主力牆 – 主力牆的重要性
主力牆,也可以稱為結構牆或承重牆,它是一個單位或一整棟大廈的支撐。村屋主力牆內藏有石屎、英泥、鋼筋,主力牆厚度比非主力牆更厚、且更穩固,它用來支撐整棟大廈及單位。而非主力牆卻是以磚材所建成,厚度比較薄,用途則是防火或間隔空間,例如臥室與臥室之間的間隔。
村屋拆牆或樓宇拆牆時一定要注意,確認該牆身是否主力牆。因為主力牆一旦遭到破壞,整棟大廈的結構將會受到嚴重破壞,若無法承受重量,就會引致倒塌的危險。
怎樣判斷是否主力牆
每一個單位都是由主力牆及非主力牆所建構,我們可以根據以下三種方式來判斷出某面牆身是否屬於主力牆。
一、從圖則中分辨
從建築圖紙中,我們可以輕易看見牆身線條的區別。主力牆的線條都是比較厚,而非主力牆的線條則是比較幼的。這是因為主力牆比較厚,一般上需要 6寸或以上,而非主力牆比較薄,大約 4寸。
可是需要注意,有些圖則沒有這樣的區分,不論是主力牆或非主力牆,在圖則上的線條都是同樣的粗幼。若真的無法透過這樣來判斷,拆牆前一定要向屋宇署索取單位的平面圖,讓專業的結構工程師去查驗。
二、測量牆身厚度
主力牆一般上厚度由 6至14寸不等,而非主力牆則是大約 4寸。我們也可以通過測量牆身的厚度去了解,到底某面牆身是否屬於主力牆。但是要注意,有些牆身由於是與其他牆面對接,因此一般業主並不容易測量得到。
三、敲打響聲有別
主力牆與非主力牆在敲打時,所發出的聲音有差別。我們可以使用一些小工具去敲打牆身,這樣就可以分辨出來哪一面才是主力牆。由於主力牆比較厚實,因此敲打出來的聲音比較低沉,而非主力牆比較薄,所以敲打出來的聲音就比較大、比較響,並且帶有空洞的回音。
主力牆鑽孔合法嗎
如果不去拆除主力牆,單單鑽孔又是否合法呢?是的,我們可以在主力牆上鑽孔,但是根據法例,鑽孔在尺寸、深度與數量方面都有限制。此外,主力牆上也不允許鋪設電線及水管。
為了不影響主力牆結構,在主力牆鑽孔時必須確認鋼筋的位置,以免在鑽孔時不小心破壞到鋼筋。業主必須依據《小型工程條例》來進行這些工程,同時,建議尋找符合資格的裝修公司來進行主力牆鑽孔,這樣就可以降低鑽錯孔的風險。
非主力牆可以拆嗎
雖然非主力牆並不是一個單位或樓宇的結構牆,拆除後也許不會影響整棟大廈的安全,但是也不代表就可以隨意拆除。若業主希望改建居屋的格式,例如:將廚房改為開放式、將兩間臥室打通,在施工前必須留意大廈的公契是否允許。
另外,根據《小型工程條例》規定,凡是更改屋內結構,就必須向屋宇署申請拆牆入則。也就是說,廚房、廁所、浴室等間隔,是不可以輕易改動或被拆走的。
村屋拆除主力牆注意事項
業主若一意孤行拆主力牆,就必須面對非常大的責任,後果相當嚴重。由於拆主力牆屬於違法改建,會影響整棟大廈的安危,因此將會被舉報。
到底拆除主力牆之後會帶來什麼後果呢?最基本的就是一定要將主力牆還原,另外,還需要承擔:按揭被拒、被釘契、被監控、被集體訴訟等。若整棟大廈的業主都因為拆主力牆而受到影響,業主將會面臨集體訴訟的情況,分分鐘破產。
還原主力牆
當主力牆被破壞後,不是說將鋼筋接駁就結束,而是需要結構工程師去檢測評估被破壞的程度。有可能已經牽連到樓上和樓下的單位,分分鐘需要維修整棟大廈。一般的裝修工人是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去進行修補,因此後果相當嚴重。
拆主力牆後會影響賣樓嗎
當然,由於拆主力牆屬違法改建,樓宇結構已經受到影響。除了樓價大跌之外,在賣樓過程會遇到被拒按揭、被踢契的可能,買家一般上都會避免購買這一類單位。
業主違建拆主力牆案例
近日將軍澳日出康城第一期首都一單位,把三間臥室打通,成為一間連衣務間的主人房。另外,還將廚房由梗廚改建為開放式廚房。從網上的影片中,可以看見業主將主人房與客廳之間的主力牆安裝了一扇門,而且還拆除了幾面非主力牆。
屋宇署透露,這個並非一項小型工程,亦未經屋宇署的批准,因此被視為違法改建。所幸經過屋宇署到樓上樓下單位檢查後,並未影響到結構。不過業主已經安排承建商在該道門的橫樑下安裝一個臨時支架。
屋宇署要求業主在 15天內必須展開還原工程,並在 30天內完成。這件事牽涉到業主、工程承建商以及設計師,除了需要將單位還原,還有可能面對巨大的訴訟與賠償。
香港在過去曾經有大廈坍塌事件,就是因為僭建過程中,一個支柱遭到破壞,而導致其他支柱無法承受重量,引致大廈坍塌。這起災難造成四人死亡兩人受傷,可見違法改建會造成多麼大的影響。
總結
主力牆是一個單位最重要的支撐,大部分情形下都不可以拆除主力牆。若業主堅持拆除,將必須承擔非常嚴重的後果,包括:樓價大跌、影響按揭、面對訴訟、巨大賠償,甚至有可能會破產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