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家居保險是為了保障業主及租客,當單位發生任何事故時有個保障。對於業主,無論你是自住或出租,同樣會遇見許多無法預測的虧損。而租客亦一樣,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意外,因此,購買家居保險是必要的。然而每間保險公司所提供的家居保險範圍,會有些出入。因此在購買前,一定要搞清楚所有條款,以免在不知情的情況下,面對某些範圍不受保就麻煩了。
文章概要
家居保險應該如何選擇
單位的每一方都有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,所選擇的家居保險也因此而不相同。不要以為業主一旦將單位出租,所有責任就落在租客身上。業主亦有某些法律上需要負責的事項。
比如說,樓宇結構上的問題、及因為某些事故而導致第三者財物損失或身體上的受傷。此外,因為單位發生意外或其他事故而造成失去租金收入,也同樣是必須受到保障的狀況。
對於租客,由於是正式的承租人,因此也必須面對某程度的責任。例如:財物上的損失或發生意外。若購買了適合的家居保險,將可以避免需要賠上巨額的風險。
樓宇結構保險
樓宇結構保險,是針對因為意外而導致樓宇的結構受損,其中包括:山泥傾瀉或地陷。此外,在發生這些意外之後,需要清理災場、僱請建築師或顧問等的費用亦受保在內。
不過需要注意的是,若這些受損的原因是起自戰爭、恐怖份子、自然損耗、機件故障、雨水滲漏、違例建築等,是不會受到保險公司的保障。
樓宇結構是業主應該負責的部分,無論是自住或出租的單位,業主都應該購買這一份保險。
家居火險
家居火險也就是樓宇結構保險,它受保障的範圍只有在樓宇的結構本身,包括:地板、天花板、門窗、或一些在購買單位時已經存在的裝修等。
購買了火險家居保險後,一旦發生此類型的意外,保險公司將會賠償有關重建的費用,不過,屋內的財物則不包括在內。導致此類意外的事故,包括:火災、水浸、颱風等。
然而,家居火險與家居保險的分別在於,家居火險只是保障樓宇本身的結構。但是家居保險,所保障的範圍包括家居的財物損失,例如:家私、家電、收藏品、金錢、家居裝修等。投保人亦可以按需求而購買不同等級的家居保險,包括:名貴的珠寶。
家居保險第三者責任
家居保險保障的範圍廣泛,其中包括家居內的財物受損,以及第三者意外或財物受損等責任。財物範圍包括:家電、珠寶、收藏品、家私、電腦、名酒等。
很多情況下我們都需要獲取家居保險的保障,例如:
- 樓宇老化:因為樓宇老化,造成天花板漏水、牆壁滲水、爆水管等
- 偷竊事件:遇上偷竊事件,肯定會帶來許多財物上的損失。不過值得注意的是,這方面的保障是設有保障上限的,在購買保險時應該了解清楚
- 天災:天災造成許多嚴重的損失,其中包括:火災、暴雨、颱風等
家居保險並不局限於業者,家居保險租客同樣也可以受到保障,以及住在單位內的人。購買了第三者家居責任保險,除了受到財物上的保障,當面對因為疏忽而造成他人受傷、損失財物的時候,受保人亦可以從中獲得保障。
家居保險漏水或滲水
家居漏水或滲水,一般上會有兩方面的問題。一就是自己家的天花板漏水,二就是樓下的天花板漏水。若是自己家的天花板漏水,有可能是因為樓上造成的。如果有購買家居保險,業主或租客應該通知保險公司,以便與樓上的鄰居談論。
若是樓下鄰居的天花板漏水,也許是因為你的家中水管漏水而引起的。業主或租客同樣也應該通知保險公司,讓他們來出面交涉。
記住,所有維修費用的單據或報價單應該收好,日後用作來索償。此外,受保人應該把事情交給保險公司,而不要先急著自己付款來做賠償。
家居漏水或滲水經常都會發生,尤其是在颱風季節。家電、家私及其他財物都會面對損失的風險,因此家居保險一定要購買。不過應該注意,不是每一家保險公司都會接受天災方面的漏水損失,因此必須謹慎選擇。
家居保險邊間好
以下是香港提供家居保險的一些公司:
- AXA安盛保險
- 保誠香港保險
- Zurich蘇黎世保險
- Allianz安聯保險
- Liberty自由保險
在選擇家居保險公司時,應該考慮以下因素:
- 保險公司的聲譽和信譽:選擇一家有良好聲譽和信譽的保險公司可以確保在需要時,可以獲得良好的理賠服務。可以通過調查和評估來確定保險公司的信譽和聲譽。
- 保險公司的財務實力:了解保險公司的財務實力可以幫助您確定該公司是否能夠支付賠款。可以通過評級機構的報告來了解保險公司的財務實力。
- 保險公司的保險政策:不同的保險公司可能提供不同的家居保險政策,因此需要仔細比較各種政策,以找到最適合您需要的保險政策。
- 保險公司的價格:需要比較不同保險公司提供的家居保險的價格。但是,僅僅選擇最便宜的保險可能不是最佳選擇,因為這可能會犧牲保險政策的質量和服務。
- 保險公司的服務:選擇一家有良好客戶服務以及理賠服務的保險公司,可以確保在需要時能夠獲得及時和有效的服務。你可以查看客戶評論來了解該保險公司的服務質量。
總結
為了在單位內居住得安心,我們需要更大的保障。家居保險保障了每一個家庭,無論是業主或租客,都有必要購買。當然,我們在購買家居保險時,應該仔細了解所有保單內的條例,以及該保險公司的服務及政策是否適合自己。